來源:搜狐新聞
作者:天博体育登录臨床營養科主管營養師 蔡晶晶
本文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飲食方法,叫做餐前負荷法,也叫預進餐法,是指在餐前30分鍾食用符合宏量 營養素預負荷要求的精准營養配比的食物,達到有效控制餐後血糖的目的。
目前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餐前負荷有利于降低餐後血糖反應。
什麽是餐前負荷法
餐前負荷 营养治疗法作为一种针对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人群的最新营养治疗方式被正式纳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 业委员会共同编写的2013版《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
从餐前負荷法的定义来看,精确比例搭配的蛋白质、缓释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是发挥负荷效果和降低餐后血糖的关键。
餐前負荷法如何发挥控糖作用
其實,這裏發揮重要作用的是一類激素,名叫腸促胰島素,進餐後食物會刺激腸促胰島素的分泌。
這些激素不僅作用于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胰島B細胞數量,還作用于胰島α細胞,強烈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釋放。
腸促胰島素也會通過抑制胃腸道蠕動和胃液分泌,抑制食欲及攝食,延緩胃內容物排空,達到降低體重的作用。
它還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從而使人體産生飽脹感和食欲下降。也就是說通過餐前半小時進食合理搭配的宏量營養素食物,可以抑制食欲、增加飽腹感、刺激胰島素的提前分泌, 這樣我們不會過度進食,既吃得少了,又不會迅速出現血糖下降導致饑餓感來襲,讓我們輕松獲得更加穩定地改善血糖、調整胰島功能以及降低體重的效果。
营养师一般在采用餐前負荷法来控制血糖时多采用预包装食品,也就是专门的预进餐配方食品来达到控糖的目的。
同時,營養師也會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代謝指標實測值和飲食習慣等進行個體化計算和飲食指導。